近期,面对高温,盱眙中心多措并举强化湖泊监督巡查,筑牢安澜防线。
聚焦重点,织密巡查网络。盱眙中心在巡查部署上精准发力,制定详细方案。一方面保障每月全覆盖监督巡查,确保湖区监管无死角;另一方面将洪泽湖退圩还湖已验收区域、滞洪区建设临时围堰区列为重点巡查区域,同步联动淮河风光带、沙溪、九曲圩等生态修复项目区域,通过加密巡查频次、扩大巡查范围,实现重点区域“精准盯防”。巡查中,工作人员重点排查退圩还湖清退区域是否存在“退而复圩”现象,以及滞洪区8个标段临时围堰的建设合规性与拆除进度,并将相关情况及测量数据整理、汇编形成材料上报。
科技赋能,破解监管难题。为应对低水位带来的巡查阻碍,盱眙中心积极引入科技手段,构建“空中+地面”立体巡查模式:针对巡查艇无法进入的浅水区,充分发挥无人机优势开展空中勘察,彻底解决“去不了、看不到”的难题;同时,对低水位露出的湖区浅滩进行全面摸排、标记,为后续巡查路线规划积累基础数据。此外,结合卫星遥感变化点比对任务,中心对湖区水域变化点进行动态监测分析,让每一处潜在风险都无所遁形。
持续监管,守好河湖前哨。通过系列巡查举措,盱眙中心实时掌握重点水域动态,做好河湖监督管理“前哨兵”,坚持每月针对全域开展全覆盖普查、重点区域开展抽查、涉湖建设项目开展专项督查、违法行为点开展现场复查,持续加强与地方河湖监管单位保持联系,动态掌握监管现状和项目动态。今年以来,中心已开展监督巡查85次,对发现的涉湖违法行为,均已按程序处置,监管效能显著提升。
下一步,盱眙中心将继续坚守一线,细化巡查举措、加强县区联动、强化科技赋能,全力保障河湖生态安全。
(照片:张志来)
打印此页
关闭窗口